massive, tremendous, vast, immense, humongous, huge, large, monumental
一位高中生在臉書社團“高中學習社群”問圖片中的這些英文字詞都是巨大的意思,那他們 “差在哪裡或要怎麼應用?”(*該生同意截圖)
以下為我的回答:***這篇還有些地方需要修改,但接下來幾天較忙,所以12/22/2024就先發布了。
(一) 會在國高中階段問這,顯示出最主要的問題是"對學習同義字詞的觀念不對、導致分配學習的時間心力不對"---此亦是為何我會選擇回答這題,且回答字數高達8708字的原因;
也就是說: 回答這問題最重要的地方並不在於"不了解這些單詞的差別和應用在哪裡,而在於 "要先有如何學習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才不會導致在國高中階段耗費時間心力在根本不該於國高中階段學習之內容。"
(二) 至於“要如何學習和查詢同義字詞之間的差別和應用”此事,跟學習和準備GRE美國研究所考試有重疊之處,故我將在其他相關文章中專門討論--- 因為此篇僅探討國高中生學習同義字詞之情況,故刻意區隔在不同文章、不要寫在同一篇,以免混淆。
(三) "國高中階段只需要知道少許常用、常見之同義字詞的差別和要怎麼應用,其他數量龐大的同義字詞之間的差別或要怎麼應用,真的不適合台灣體制國高中生在國高中階段學習: 因為目前英文聽說讀寫之程度還不夠,且目標是會考、學測等升學,根本就沒時間學習那麼多同義詞的差別和用在哪些不同地方。在英文聽說讀寫程度還不夠好之前,先將時間心力投注在學好英文聽說讀寫、及好好準備學測等正式考試,才是更重要的事、更好的策略。NB就算自己不在乎成績、不在乎升學,但光就如何學好語言的策略或優先順序而言,也絕對"不是"在英語聽說讀寫都很好之前,就先將大量時間心力投注在學習"同義字詞之差別和要怎麼應用"上。"
(四)打了八千多字的原因是: 為了完整敘述,以讓不了解的學習者能深入了解和有正確觀念,否則,要是這次回答了這組同義詞的問題,這位學生不僅會花時間心力在這根本不是現階段需要了解的事情上,未來還會繼續問其他同義詞的用法、持續耗費自己的時間心力,因此,才打了關於同義字詞之正確觀念共八千多字,希望原本有錯誤觀念的學生,不再於國高中階段糾結弄懂同義詞間的差別或要怎麼應用。
(五)如果看完上述就能懂,那以下八千多字就可以不用看了; 然而,若還是不放心、或想更了解原理,那就請繼續看以下本文的六大點:
本文六大綱要:
一、 為何“同義詞的差別、要怎麼應用、應用在哪裡等問題,在台灣體制國高中階段,只要了解某些重要的同義字詞的這些意思即可,無須了解每個同義字詞的這些?
二、 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一): 沒有兩個字詞的意思是一模一樣、或可以完全取代彼此的。
三、 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二): 有些同義詞已經整理得讓人較易分辨、較有系統,但儘管如此,還是要一個一個學不同的使用情況、也有例外的用法,故千萬別以為系統化歸納就可以讓自己很快就記住全部或一勞永逸。
四、 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三): 我們從小到大是如何學母語的同義詞的? 儘管有系統性的歸納,但就算學母語也經常是一個一個學。
五、 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四): 就算已經將同義字的所有用法整理得有系統,但很多時候還是只能一個一個學不同的用法。
六、 來試試讀完所有同義字詞之例句(因為其代表同義字之差別和應用在不同地方),看看自己是不是相當累、耗費了可以學習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之時間心力?
七、 補充說明: 為何我會選擇回答某些問題?
-----正文開始-----
一、為何“在台灣體制國高中階段,只要了解某些重要的同義字詞的這些意思即可,無須了解每個同義字詞的差別、要怎麼應用、應用在哪裡等問題?
(一之一) 並非指完全不用探究同義詞的問題,而是因為同義字詞很多,所以不需要也沒時間去探究每種同義字詞之差別和如何應用:
若剛好學到某套同義字詞是常常用到、或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就可以區分的,那當然值得花時間去學、也需要學起來,例如:
(1) Surprising: 正面負面的事情都可以用; Amazing好的事情,不用於形容負面的事情。
(2) read, watch, see各有不同用法,但也有重疊的地方,有不少網頁探討,可以自行搜索,這裡就不重複說了。
(3) 其他容易記、或常用之同義字詞。
(一之二)無需在國高中階段探究這些數量龐大之同義字差別、怎麼應用的十二項原因:
但在(一之一)所說之常用、容易學的同義詞之外,就真的無需在國高中階段探究這些數量龐大之同義字差別、怎麼應用或應用在哪裡,十二項原因如下:
(1) 有非常非常多同義詞
若同義詞只有圖片中的這組同義詞要了解差別在哪、應用在哪,那了解這些沒關係,但問題是:
“有很多同義字詞,不可能在國高中階段就全部學起來,所以,不需要每套同義詞的都要學。
更何況也不是只有這幾個類似的單詞要學,還有很多很多其他意思類似、但用在不同地方的眾多單字詞組,不是只有這套很相近的單詞,還有成千上萬個類似的單字詞組都是有這樣微小的差別,是要花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去學習和理解的--- 如果你真的對英文有興趣到會花那麼久的時間去學的話,否則,若你對英文沒那麼有興趣,你學到一個階段就不會再繼續學,也就不會思考那麼多這類的問題。
(2)會花很多時間,且台灣體制國高中生的英文聽說讀寫的基礎都還沒有學好,若花了很多心思時間在了解各種同義詞的差別和應用在哪,則練習其他英文聽說讀寫的時間就少了”。
國高中生每天學英文時間只有約1-1.5小時,所以,根本沒時間再讀每個同義詞的例句,
台灣教育體制的國高中生,只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同義字詞的差別或要用在哪裡即可,無須也沒時間在國高中階段花很多心力時間去分辨那麼多同義詞的差別和應用在哪裡”。
(3)學習英文的優先順序、輕重緩急:
雖然這樣自己會想要了解很好,但除非其他科目都已經讀到不需要再精進了,否則,就算自己超級喜歡英文,也不要在高中準備學測階段,將時間大量花在了解不同字詞應該用在哪裡。可以等到 “考完學測後,再花時間在類似問題上,否則,老師或書上會補充很多類似的單詞,那是不是每一個都要這樣花時間了解不同單詞用在哪裡呢?
除非其他科目都已經讀到不需要花時間在讀,或是不在乎學測其他科目的成績,就是只想要鑽研英文,且自己能接受自己這樣做的後果的話,那繼續在高中階段鑽研這類問題沒關係,但若自己的目標是其他科目要先考好,這些學測英文不會考的,可以等學測完之後再學的話,那就不要先花時間在分辨字詞使用在哪裡的差異上。
總之,強調: “不是怎樣學習英文單詞是錯的,而是 “某些做法不是高中學測階段應該要做的”,等到自己的整體英文更強、學測完沒有考大學的壓力,再來學這些也不遲,至少到時候不用擔心其他科目的成績。
(4)國高中生的英文程度不夠去理解很多同義詞的差別:
我在托福已經高分、多益950等等英文聽說讀寫已經相當好的情況下,還花了約2.5~3年,學完字典中大部分重要的同義詞,那對英文聽說讀寫都還遠遠不夠的台灣體制大部分國高中生,
就算高中三年拚命讀英文,也頂多將多益或托福考高分而已,也就是僅達到我當時托福的程度左右,又怎麼可能將時間心力花在我花了2.5-3年學完的那麼多的 “同義詞之間的差別和要應用在哪裡”呢?
就算我當時已經學完,這還是要不斷觸碰,才能維持記憶的,而不是學過就會永遠記得的,那台灣體制的國高中生應該在國高中階段去學這些同義字詞的差別或怎麼應用嗎?
(5) 同義詞的學習方法很繁複,所以在國高中階段用中英辭典查、知道意思就夠了,國高中階段連中英字典上的例句都不必看(請看下一點)。
為了要確定這些單詞可以用和不可以用的地方,要先用英英字典和中英字典查每個字詞的意思,但大部分高中生的英文程度還不夠,高中階段用英英辭典會花很多時間,可能查完幾個英英辭典就沒力氣學其他的了,所以,高中階段可以先用中英辭典查就好。
就算用中英字典查後,也不可能讀每個例句,一來太難,二來力氣也會用光,自己試試看就知道了,也請看下一點。
(6)中英辭典的例句對很多國高中生而言,有相當的難度:
一直以來,我也都是教"在學新單詞時,要看例句和文章,不要只看單詞,但對於國高中生而言,只要知道同義詞的意思就夠了,甚至連中英辭典的例句都不用看,為什麼? 因為中英辭典的不少例句對台灣體制的國高中生太難。
要記得新學的單詞衍伸出去的同義詞,需要更多時間,但時間不夠,而且因為是衍伸的單詞,課本和書籍上往往沒有這些同義詞的例句,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通常是用中英辭典查詢例句,然而,中英辭典的例句對很多國高中生而言,有相當的難度。
(7)國高中不會考同義詞要用在哪些不同情況:
學測英文不會考這種 “放好幾個單詞都是同樣的中文意思,然後要學生去找 “只適合放在這個情境的單詞”這類的題目,這種題目是GRE美國研究所入學考試在考的,不是高中生準備學測的階段該去研讀的問題,
對目標是學測英文的高中生而言,還有很多科目和事情需要學習,雖然自己這麼花心思學,會讓自己的英文程度和底蘊真的比較深厚,但學測英文反映不出這樣學的高程度和實力;
若花越多時間在學這些GRE階段才會考的,會讓自己花在其他科目的時間下降,導致其他科目考沒那麼好。
(8)與其將時間放在了解同義詞,不如多讀幾篇閱讀:
對於目前英文程度還不夠強、又要花時間準備考學測的階段,與其花時間去想這樣GRE才會考的問題,不如將時間多讀幾篇閱讀,
並不是說想這些問題不重要,但當要先面對學測時,重點是增強提升整體英文實力,否則,就算你弄懂這些單詞的共通部份、細微差異部份,也還有非常多類似的單詞,難道遇到每種類似的詞組都有時間弄懂嗎?
記得: 目前最重要的是提升整體英文理解和閱讀能力,與其將時間花在這上面,不如多讀懂幾篇閱讀。
(9) “要知道自己目標的優先順序:
不要為了某些面子問題、或有些人會想讓同學覺得自己很酷、知道那麼多,就忘了自己最重要的目標是學測和考上好大學,反而花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總之,此類問題等考完學測後、讀大學後,邊準備托福、GRE美國研究所入學考試等等,邊花時間讀這個也不遲。
(10) 字典的有限性:
因為有些字典有列某些意思、卻沒列其他意思,而其他字典列了某些意思、卻沒列其他意思,所以,就算是字典也只是列出該字詞的有限使用情況,根本就不可能列出所有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在遇到一個時學一個,長期累積成實力。
無論用任何軟體或字典查,都不可能全面,
(11) 腦容量記憶體有限:
就算全部理解了,也不可能一次就全部記起來,那難道要花很多次都在記憶這些同義字詞要用在哪裡嗎?
诶~ 英文聽說讀寫都做完了嗎? 光這些都還很多事情要做,怎麼可能花時間在記這些同義字詞的不同用法。
就算已經給所有答案,也不可能靠這樣就學會或記起來; 就算列出所有同義詞可以用的情況、和例句,我們能在高中階段就記得起來很多同義詞能用和不能用的情況嗎? 不可能;
(12)同義詞的學習階段: 應該在英文聽說讀寫程度夠好後,才開始大量分辨同義字詞之差別、要怎樣應用等等: 我自己是在托福高分以後,才開始將心力放在同義詞的差別和要怎樣應用。
"如何查詢同義詞的差別和應用在哪裡"的學習方法,也有很多個階段,詳細敘述需要長文,這裡僅寫一部分:
我是在聽說讀寫程度好、考了托福ibt95分後,為了學更多、也為了考好GRE美國研究所標準考試,也有深刻了解很多同義詞之間的差別和可以用的地方,但這本來就是程度高後,想要好上加好,而應該做的事情。
且此時英文聽說讀寫都已經很好,所以,不用擔心花太多時間在了解同義詞之差別,是否會拖慢自己在英文聽說讀寫的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也很贊同在遇到同義詞時,可以花時間去詳讀英英辭典中每一個同義詞的定義。
而且,有些單詞的定義可能就有十幾種,儘管不可能看得當下就全記起來,但看過這全部,若真的理解,絕對是增強英文的理解力和實力。
還有,這時候因為英文聽說讀寫都很好,就不用擔心將時間花在這裡的效益,相反的,正是因為已經有英文聽說讀寫都相當好後,再學這同義詞之間的差別,才能讓英文更上好幾層樓。
二、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一): “沒有兩個同義字詞的意思是一模一樣、或可以完全取代彼此的”。
研究語言學之陳俊光教授所說: “沒有兩個字詞的意思是一模一樣、或可以完全取代彼此的”,舉例而言:
“快樂、高興、愉悅、開心、歡樂”,這幾個字詞的意思完全一樣、完全可以相互替代使用嗎? 不行,雖然這些字詞都有類似的意思,但我們不會把 “生日快樂”,說成 “生日開心、生日高興、生日愉悅…”,
我們要表達心情很好時,會說: “我很開心、我很高興、我很快樂”,但會說 “我很歡樂、我很愉悅”嗎?不會,可以說心情愉悅,但我們母語者沒聽人用 “我很愉悅”來代表 “我很快樂”的意思。
同樣道理,雖然照片中的字詞都是巨大的意思,但不是全部字詞的意思是一模一樣、或無法在所有地方相互取代; 也因此,建議不要像照片中寫 “=”,而要用 “ , ”。
三、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二): 有些同義詞已經整理得讓人較易分辨、較有系統,但儘管如此,還是要一個一個學不同的使用情況、也有例外的用法,故千萬別以為系統化歸納就可以讓自己很快就記住全部或一勞永逸。
用中文同樣的問題去理解: 為什麼高中生沒時間也不需要在高中階段探究“同義字差別或要應用在哪裡”。
想想看,要是有外國人問我們中文母語者以下的中文字詞差在哪裡或要怎麼應用,我們自己能夠百分百、系統性地回答出來嗎?
“巨大的,大量的,大規模的,極大的,廣闊的,浩瀚的,廣大的,龐大的,無邊無際的;無限的”
當我們中文母語者被這樣問時,就算我們是中文母語者,也無法馬上確定每種用法是否能怎樣用、更遑論百分百、確定的回答出來了,因為我們無法想到所有可能的例子、而只能想到某些零星、不同的用法,更沒有經過統整、分析歸納,例如以下:
(1) 假若有學中文的外國人問: “廣大、廣闊、巨大、龐大、極大、大量、廣闊無邊、浩瀚無垠是烈在同義字,所以,可以說浩瀚無垠的天空、浩瀚無垠的宇宙,那可以說大量的宇宙? 龐大的天空? 巨大的天空? 廣闊的天空?
(2) 那可以說廣闊的海洋、廣大的海洋嗎? 可以。巨大的天空、龐大的海洋呢? 呃…我們母語中文者也會想一下… 不對,怪怪的,可以懂,但母語者不會這麼用。
沒聽過 “龐大的海洋”,但“龐大的水體”又是對的。巨大的天空也沒聽過人這樣說,但巨大的雲朵可以。
(3) “廣大、龐大”的意思很像,但可以說廣大的土地,但不會說龐大的土地。
(4) 數量龐大的金額,對; 但數量廣大的金額,錯。
(5) 巨大的青蛙,OK;
龐大的青蛙,OK;
極大的青蛙,也OK;
但廣大的青蛙? 廣闊的青蛙? 不行、不行,除非你的意思是那青蛙很廣大、扁扁的、才會看起來很廣闊,現實生活中沒有這種語境,你是在寫科幻小說、要自己編造科幻情節的話就可以。
(6) massive和immense也有意思重疊,
A massive policeman一名身材魁梧的警察,對;
不過,an immense policeman? 錯。
(7) humongous是俚語,所以,在正式文書或場合可能要先確定能不能這樣用。
(8) A large box, 對;
a massive box, 對。
但a tremendous box? 錯;
(9) 以上,明明都是同義字,但有些可以,有些卻不可以。能有很清晰的邏輯劃分嗎? 恐怕只有碰到一個學一個了吧。
我們能想出來的只是幾種零星、不同的用法,更沒有經過統整、分析、歸納---這也是為什麼就算母語是某個語言,其實不代表能教導那個語言的原因之一,
因為母語者是可以在給出確切的例子時,幫忙分辨“母語者會不會在某情境下用某個用法(雖然不是絕對準確)”,但就算是母語者,也無法在沒有統整和分析語料庫(或大量資料)的前提下,有系統的教導每個單詞可以或不可以用在哪些情況、或有沒有例外。
我會知道這些,是我讀台師大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時學的--- NB這個研究所是教外國人中文/漢語/華語,不是教母語中文者,所以此研究所是外語教學。
當被問這類問題,即便我們是中文母語者、甚至是專業的教中文的老師,若要確定的回答,除非剛好已經有被問之問題的答案,否則,專業的母語中文教學者都還是需要查過資料或語料庫,才能系統的回答,但就算已經系統性的回答了,都還不能確定是否有遺漏;
同樣的,當我們問這類似的英文問題時,就算是問母語者,也不可能給我們全面的答案; 更別提問非母語者了。
四、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三): 我們從小到大是如何學母語的同義詞的? 儘管有系統性的歸納,但就算學母語也經常是一個一個學。
還記得國小一到六年級、國中三年、高中三年,總共十二年,每個科目都用中文學(除了英文),光國文/國語這一科,我們也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學,回家功課有練寫這些新詞彙,國小還有查字典比賽,全天24小時在全中文的環境,還要這樣聽說讀寫來學每一個新的單詞要用在哪裡。
當時,我們學到某些同義詞,會想要了解每一個新的同義詞的差別在哪? 在哪裡應用嗎? 剛好有的就學,沒有的話就看看同義詞有哪些即可,長久以往,我們的中文程度還是很好,並沒有因為說不出同義詞的差別、要應用在哪裡,而中文不好。
也回想我們從小到大學母語中文的同義詞,是一口氣看完很多“同義詞差別和應用在哪裡、一次就學那麼多同義詞要用在哪裡”這樣來學中文嗎? 我們會拿著統整同義詞用在哪裡的筆記在背嗎?
沒有,就算有資料來源說要用在哪裡,也是大概了解,不會一定要每個都記起來,而是大概了解;
還有,在生活中遇到一個同義詞應用的情況,就先學某個單詞的用法,碰到一個學一個,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的學。
要一個一個了解同義詞如何使用在不同情境,是需要大量的聽說讀寫,才會接觸到很多字用在不同的情境,靠字典描述該單詞用在哪裡,反而不好理解。
若是學校課業提到同義詞,我們多是看看哪些是同義詞,或許唸唸例句,或許剛好會問某個同義詞要怎麼用或用在哪裡,但絕對不會一次就要記起來每一個同義詞是用在哪裡。
哪有那麼多時間呢? 想想看我們國小國中時,寫作業和複習功課,有那麼多詞彙,能看看他們的同義詞有哪些就不錯了,誰有時間追問每一個同義詞的差別和用在哪裡,多是在生活和上課中遇到一個學一個,久而久之,就知道這些同義詞差別在哪、是否可以在某種情況相互替代,語感也越來越強。
學英文也是一樣的,若要記起來每個同義詞差在哪裡和可以應用在哪些地方,那可能光看完、理解完幾個同義詞組,就很累了,今天讀英文的時間也用完了,而更重要的英文聽說讀寫都還沒做--- 如此,在高中階段花大量時間心力學習同義詞組的差別和應用在哪裡,無疑是錯誤的決定。
五、 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四): 就算已經將同義字的所有用法整理得有系統,但很多時候還是只能一個一個學不同的用法。
本文第六大點查出了詢問者圖片中問的問題,若真的能理解完這全部,的確能更知道這些不同字詞、不同情況的用法,但卻無法知道或記住這些字詞的全部定義,為什麼? 為什麼就算單字的不同用法已經整理得有系統,很多時候還是只能一個一個學不同的用法?
(五之一)時間心力有限:
要讀完以下這些,就算是程度夠的人讀完都要花相當時間。
同義字詞那麼多,若此階段可以花很多時間在理解同義詞的差別,那就一個一個地去學、去了解;
不過,若我們在還沒有那麼多時間心力可以一個一個學的情況下,那就知道同義詞有哪些即可,而不是沒時間心力、英文聽說讀寫的程度還不夠時,卻將大量時間花在目前程度根本用不上、考試也不會細考之同義字詞間的差別。
(五之二)腦容量記憶體有限:
就算全部理解了,也不可能一次就全部記起來,那難道要花很多次都在記憶這些同義字詞要用在哪裡嗎?
诶~ 英文聽說讀寫都做完了嗎? 光這些都還很多事情要做,怎麼可能花時間在記這些同義字詞的不同用法。
(五之三)字典的有限性:
因為有些字典有列某些意思、卻沒列其他意思,而其他字典列了某些意思、卻沒列其他意思,所以,就算是字典也只是列出該字詞的有限使用情況,根本就不可能列出所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在遇到一個時學一個,長期累積成實力。
(五之四)優先順序:
做事情有優先順序,當自己的英文聽說讀寫都還有那麼多還沒學好,是先將基本的聽說讀寫練好? 還是去研究同義字詞應用在哪裡?
當英文聽說讀寫都很好,從一般的聽說讀寫中難以再進步很多,且自己想要更進一步掌握不同字詞的用法時,此時花很多時間研究同義字詞,不僅能夠如虎添翼,也絲毫不會影響自己已經相當好的英文聽說讀寫,完全不用擔心會不會學了這個,反而不能讓更重要的英文聽說讀寫先學好; 更不用擔心自己是不是會浪費提昇英文聽說讀寫的時間心力、也不用擔心會跟什麼目標相衝突。
(五之五)回想我們從小到大學習同義詞的狀況
請看本文第四大點: 對同義字詞的正確觀念(三): 我們從小到大是如何學母語的同義詞的? 儘管有系統性的歸納,但就算學母語也經常是一個一個學。
六、來試試讀完所有同義字詞之例句(因為其代表同義字之差別和應用在不同地方),看看自己是不是相當累、耗費了可以學習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之時間心力?
以下將圖片中的字詞,用Yahoo辭典查後,選這些字的形容詞例句,可以看到有多麼多,光讀完一次都不容易,更何況要記得還是要看很多次;
並且,這些同義詞的中文字詞翻譯也類似,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用很系統的方式了解其全部差別和應用在哪裡:
(1) massive
adj.形容詞
• 1.大而重的,厚實的,粗大的A massive boulder blocked the entrance of the cave. 一塊巨大的圓石堵住了山洞的入口。
• 2.魁偉的,結實的;給人深刻印象的He was stopped by a massive policeman. 一名身材魁梧的警察攔住了他。
• 3.巨大的,大量的,大規模的We have seen massive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這幾年我們經歷了巨大的變化。
• 4.(金,銀等)實心的[Z]
(2) tremendous
adj.形容詞
• 1.巨大的,極大的They cost a tremendous amount of money. 他們花去了一大筆錢。
• 2.【口】極度的,驚人的The play became a tremendous hit. 該劇極為叫座。
• 3.【口】極好的,很棒的We had a tremendous time on the beach. 我們在海灘上玩得很痛快。
(3) vast
• adj.廣闊的,浩瀚的,廣大的;巨大的,龐大的
• n.【詩】廣闊無垠的空間,浩瀚,茫茫[the S]
(4) immense
adj.形容詞
o 1.巨大的;廣大的;無邊無際的;無限的John felt an immense gratitude to Wilson. 約翰極為感激威爾遜。The Atlantic Ocean is immense. 大西洋浩瀚無邊。
o 2.【口】非常好的,極妙的
(5) Humongous(adj.) 【俚】巨大無比的
He loves humongous baked potatoes piled high with sour cream. 他酷愛堆積如山的烤馬鈴薯加酸奶油。
(6) Huge
adj.形容詞
• 1.龐大的;巨大的She spent a huge amount of money on that coat. 她花了大筆的錢買那件衣服。I have a huge pile of letters to deal with. 我有一大堆信件要處理。
• 2.非常的
(7) large
adj.形容詞
• 1.大的,寬大的;大規模的I want a large box; this is too small. 我要一個大盒子;這個太小了。
• 2.多的,多量的,多數的The concert drew a large audience. 音樂會吸引了大量的觀眾。
• 3.廣博的;廣泛的The President is a man of large experience. 總統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人。
(8) monumental
adj.形容詞
• 1.紀念建築物的;紀念性的[B]This monumental pillar was built in memory of a great navy victory. 這根紀念柱是為紀念一場海戰的大勝而建的。
• 2.巨大的;重要的;留存於歷史上的;不朽的a monumental achievement 一項巨大成就
• 3.【口】非常的,極端的monumental stupidity 極端的愚昧
七、補充說明: 為何我會選擇回答某些問題?
要寫下累積二十年多的經驗的教學文章並不容易,當教學時數很多時,根本沒時間寫,等約2020年8月後下定決心要將心力專注在寫作,而刻意降低教學時數後,一方面先寫了當時最重要的主題;
另外就是他人的提問讓我想起要很多教學時很重要的話題,他人的提問最主要就是我教的學生,其次就是在臉書社團,有些家長和學生特地問我的問題,或一些學生和家長問大眾的問題。
在學生和家長問大眾的問題中,我會選擇要回答的,都是一些很常遇到、很原則的、是學習中需要不斷應用的學習方法、也是我教學中會遇到的問題、,回答了這一題,等於回答了很多類似概念的問題,本文的這題也是這樣從剛學習英文的初級、到中級、高級、乃至一輩子自學都會需要應用的學習方法和概念。
只要將常遇到的問題之原理寫成文章後,未來自己身為老師,就不用每次都要重複說這些,畢竟我早已經在教學二十年多中,講了不知多少次這些概念,所以我已經很熟了,而不熟的是學生、要學習或再更熟悉的也是學生,不是我,所以,讓目標對象“學生”開口說出這些原則、主動方是學生,學生能懂,達到教學中的讓學生主動,而非老師說得很累,也不確定學生懂不懂、到底懂多少,也就達到了多重效果。
本篇最後寫出來的字數超出我所想像,本來以為只有四千多字,最後竟然高達八千七百多字,代表這話題的確很重要,與其每次被問都要回答一次,還無法每次說得都一樣全面,倒不如打出來,釋放我的腦容量記憶體,真的覺得輕鬆多了,開心~
~謝謝閱讀,全文約8,708字~